党员干部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

  (王桂芝)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“加强纪律教育,强化纪律执行,让党员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。”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这是新时代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,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新时代纪律要求。

  9月30日住建局组织会议,局长王树银结合近年来局系统发生的几起违法违纪案例,要求全体党员做到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

  一、“知敬畏”,党员干部要敬畏什么

  敬畏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。“敬”是严肃、认真的意思,还指做事严肃、免犯错误;“畏”是“谨慎,不懈怠”。敬畏是自律的开端,也是行为的界限。

  遵纪守法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,只有敬畏党纪国法,才会严格依法办事、廉洁从政;只有敬畏原则,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,不被人左右;只有敬畏群众,才能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,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,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。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,保持高尚精神追求,敬畏组织、敬畏法纪、敬畏制度流程,做到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为民用权、廉洁用权,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、永不沾的政治本色。

  二、“存戒惧”党员干部要戒惧什么

  “戒惧”,即警惕、畏惧之意。戒惧之心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前提。在行为修养上,就是事事处处心存清醒和制约,只有心存戒惧,才会遇事三思,克制自己。相反,对于那些心无戒惧的人来说,违法乱纪,最终必然受到制度的约束和制裁。

  一是要戒惧贪欲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应审慎行使手中的权力,遵纪守法、廉洁奉公,多一点敬。二是要戒惧美色。俗话说“色字头上一把刀”,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衰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”。三是要戒惧谀词。中央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提出“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、吹吹拍拍、阿谀奉承”就是说明这一风气在我们党内依然存在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。

  三、“守底线”,党员干部要守住哪些底线  

  底线是最低限度,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。规矩,就是一种约束、一种准则、一种责任。“举头三尺有纲纪”,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底线。

  要坚守政治底线、法律底线、纪律底线、道德底线和职业底线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,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,“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。只要能守住做人、做事、用权、交友的底线,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,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,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。”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,自觉树立民主意识,遵守党的组织纪律;要坚决走群众路线,为群众做好事,办实事;要守好工作纪律,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;要坚守廉洁纪律,常怀律己之心,经得起各种诱惑;要坚守原则,维护组织利益。

  全体党员要根据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,加强学习,认真落实“一岗双责”,牢记信念宗旨,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头脑,守住纪律底线,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,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;要实事求是,阳光正气,努力培养“12种优秀品格”,勤勉敬业,树立标杆,带动全员爱岗敬业,努力工作,推动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,促进集团公司的稳健持续发展。

 
  @2002中房集团(淄博)城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有资料及数据解释权归中房集团
  技术支持:朗途科技
鲁ICP备05004304号